刘小东谈《东》
文 刘小东
一、为何画三峡
我总是害怕——自己觉得好像成了点事儿,然后就变得娇气起来。所以我总是愿意往下面跑一跑,让自己变得不重要一点,不那么自以为是一点。艺术家只有跟当地的生活发生某种关联,创作出来的东西才可能更新鲜,更有力量。假如不去三峡,我也许会去其他类似的地方。在北京被很多人关注着,身为画家,自己感觉还有点用,展览、采访、出书……而当我面对三峡,面对那些即将被淹没的小县城时,你会感觉自己一点儿用都没有,虚荣的东西没有一点意义。这个时候你就会重新思考许多问题。如果艺术总是被当成神圣殿堂里面的供品一样被奉着,那人就会变得空虚。而在三峡那里,艺术品还没有一个床垫值钱呢!还不比一个床垫对人家更有用呢!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事情,对人家形成不了任何影响。我想把自己往低处降一降,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了。我几次去三峡创作,表达的无一不是我对三峡人命运的关注和感受,而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描绘和记录。
二、与贾樟柯合作的感受
我觉得从事影视艺术的人都比较有趣。他们的思路普遍很活跃,总是会有一些新奇而且生动的想法,所以我喜欢和他们在一起。但是真正去拍电影实在是太辛苦了。贾樟柯拍电影从早上5点一直拍到凌晨3点。他确实是太喜欢这个职业了,换了是我早就崩溃了。因为他要处理的不仅仅是艺术的问题,有太多的主意需要他来决断。
刘小东画作《温床》介绍
《温床》是艺术家刘小东2005年到2006年完成的一个绘画项目。该项目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已经于2005年9月在三峡的夔山周围完成。期间刘小东对从当地请来的12个农民模特进行现场铺地写生。第二部分将于2006年在泰国曼谷的唐人画廊完成。期间艺术家将请12名泰国女性,在泰国唐人画廊现场写生并展览。第三部分,两件作品及其现场将参加悉尼双年展。
《温床》项目关注的是正在亚洲发生的都市化进程与移民浪潮。世界人口爆炸性的增长以及来自农村的数以亿计的移民,正在大地上创造着一个个超级大城市。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化,也就是农村移民城市的过程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同时也造就了奇特的文化景观。在中国自1993年开始计划实施的三峡库区移民,不仅属于这一世界性移民浪潮,而且以其移民非主动的迁移方式区别于其他。并且,在移民库区故土被淹的同时,一个全新的三峡水库将诞生。这个21世纪的超级英雄不仅是中国这场跨世纪移民的直接受益者,同时它也将不遗余力的捍卫正在都市化进程中快速发展的中国。和中国不同,泰国发生移民状况是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主动性迁移。在这个项目中,刘小东以绘画的方式一直延续他对于现代化进程中亚洲现实的人文关怀。艺术家试图通过对称的图像来形成对于亚洲范围内移民浪潮的思考。
温床》项目的作品总共2组,以每组5件,分成2组展示,尺寸均为250cm×250cm。作品的内容也由两部分组成,一组是艺术家在三峡夔门对当地农民的现场写生;另一组是艺术家在泰国曼谷对当地女性的现场写生。这些作品和刘小东以前的作品最大的不同是它们的完成将不借助任何摄影、摄像等图像复制手段,而是完全的现场写生。除了对移民浪潮的人文思考以外,《温床》项目还将是一次手工绘画与机械复制之间的较量。按艺术家自己的话来说,之所以会选择这样的创作方式来关注都市化进程和移民浪潮,是为了“让僵死的绘画变得鲜活起来,拒绝摄影、录像等科技手段,企图回到过去用手工绘画记录世界的快乐时光。”
|